跟徕卡显微镜一起探究千年前的《国家宝藏》
发布时间:2017-10-17
近日,央视开启了一档全新的综艺节目《国家宝藏》
一夜之间燃爆整个网络
千年传奇越王勾践剑也因此“复活”
圈粉无数观众
这档节目不仅震撼了观众们的灵魂
同时也赋予 “文物” 以灵魂
越王勾践剑,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,国家一级文物,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。剑通高55.7cm,宽4.6cm,柄长8.4cm,重875g。
据节目中介绍,越王勾践剑在1977年由专人送往上海,接受了质子X荧光无损检测。
检测成果造成轰动,掀起了研究热潮,但研究终究还是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。
但今时不同往日,在我们拥有了更先进的显微仪器和科学方法后,我们开启了第二次越王勾践剑的探究之旅。
在节目中,江旭东博士使用的是LeicaDVM6视频显微镜,打开越王勾践剑的微观世界。
在Leica DVM6高端数码显微镜的帮助下,江博士不仅经过了几千次的拼接还原了越王勾践剑的全景图,同时也发现了树枝晶的秘密。
DVM6上千次的使用拼接图
树枝晶
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古文物保护,研究工作的深入和重视,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的仪器设备也在不断增加,呈现出大好的发展气象,对于很多出土文物的鉴定,比如陶器,瓷器,金属,古文书籍等等,有很多高端数码显微镜可以实现研究。
高端数码显微镜的优势
1. 颜色分析: 文物的色彩是鉴定工作的出发点,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古文物颜色的鉴定可以缩小文物研究的范围,只要选择好合适的放大倍数,合适的显微镜观察方式,很多晶体即可实现比较好的色彩还原。反映出真实的文物颜色。
2. 对于有形状,实体文物来说,利用体视显微镜合适不过了。
3. 对于文物的大小测量,主要是利用在显微镜上装载测微尺来实现,也可通过显微镜的数码摄像部分自带的图像处理软件来实现,更加准确。
4. 对于出土文物的纸张,显微进行鉴定,观察方式可以分为两种。一种沿纤维的方向,一种是纤维的横截面,利用这样的方式来制样,可在显微镜上实现准确的观察。
5. 通过显微镜对木材进行鉴定,这其中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染色,做片等几个步骤。通过观察木材的断面制样可以确定一些基本的因素。
Leica 研制开发的高端数码显微镜DVM6在文物考古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:
1. 提供 16:1 变倍比范围的变倍比模块
2. 内置 1000 万像素高分辨率摄像头
3. 电动可变光圈
4. 倾斜支架,倾斜角度范围 -60° 至 +60°
5. 行程 60 mm 的调焦驱动器
6. 行程 70 mm x 50 mm 的 XY 载物台
7. 自动对焦:对感兴趣区域单次拍摄或连续自动对焦
沈阳华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本网站已支持ipv4 ipv6双向访问 seo导航